返回

112.大厦将倾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: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
    112.大厦将倾 (第3/3页)

,就动手了。

    他看出来这些大内侍卫的武功都还不错,勉强跟全真教第三代弟子水平差不多,连全真七子都比不上。

    八名大内侍卫都没有当回事,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,就全部被李永玄打倒在地。

    秒杀,全部秒杀,没有一个人招架得住。

    在场众人不禁都是目瞪口呆,谁能想到,年纪轻轻的李永玄一个人能够轻而易举地打倒八个大内侍卫?

    一个个惊呼不已,难以置信。

    八名大内侍卫都像见鬼一样,瘫倒在地,连一丝还手之力都没有。

    所幸,李永玄没有重手伤人,要不然恐怕他们怎么死的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赵昀不禁愣了下:“果然是英雄出少年,武功了得,怪不得能够打败蒙古国师,不知道爱卿想要什么赏赐?”

    他看到李永玄武功如此厉害,大为高兴。

    看来,传言是真,李永玄确实是打败了蒙古国国师。

    “所谓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!”

    李永玄不假思过地道:“对抗蒙古鞑子是每个宋人的责任和义务,我想到前线带领大家对抗蒙古南侵!”

    话说得冠冕堂皇,实际上就是想要带兵,想要权力。

    赵昀听到这番话,大声叫好:“说得好!那你说说,想要去哪里抗击蒙古鞑子?”

    他听着国家兴亡,匹夫有责,都忍不住地喝起彩来。

    本来,赵昀想把李永玄留下来当大内侍卫保护自己,可听到李永玄一心想去对付蒙古鞑子,就改变了原来的打算。

    “全凭陛下明断!”

    李永玄恭敬地道:“最好是哪里最危险,就去哪里!”

    他知道大凡皇帝都不喜欢自作主张的人,他们喜欢一切都尽在自己掌握的感觉。

    至于哪里最危险,就去哪里,颇有点像重桉组之虎曹达华的意味。

    赵昀认真想了想:“既然爱卿有此志向,那朕就破例提拔你为锦城知府,并予你便宜行事的权力如何?”

    眼下,宋朝对抗蒙古的南侵,主要是集中在川渝、荆湖、两淮三个战区。

    两淮有长江天堑,比较安稳,最危险的就是川渝、荆湖两个战区。

    赵昀想着李永玄在荆湖一带比较有名望,如果把那些江湖中人聚集起来,一个搞不好很容易生出事端,还是派他到川渝一带比较稳妥。

    “多谢陛下成全!”

    李永玄神情坚定的道:“臣定当竭尽所能驱除鞑子,保一方安宁!”

    他压根儿就不知道锦城情况,只是听到任锦城知府,就喜出望外。

    赵昀见李永玄似乎一无所知,更加放心。

    于是,他让人起草一份诏书,准备印玺,就让李永玄走马上任了。

    在都城呆了三天,李永玄、小龙女、程英、陆无双总算是见识到了都城的繁华。

    尤其是宫城北门,门前是六部衙门以及官员的府邸,北面的十里长街是商业区,称为御街。

    御街上开设了很多各类商店,出售金银珠宝、绸缎布帛、衣服鞋帽、玉器、漆器、瓷器、鸡鸭鱼肉、干鲜果品等,应有尽有。

    当然,这些店铺大都是为官僚、地主和有钱人服务。

    此外,还设有许多酒楼饭馆、一些戏院以及妓院等,专门供官僚、地主、商人们吃喝玩乐。

    白天时人来人往,市面繁荣;入夜以后,灯火通明,不断地传出猜拳行令和歌舞丝竹之声,更是热闹。

    很多朝廷大臣们,在临安城里霸占地皮,修建豪宅、别墅和花园。

    官僚们还霸占着秀丽的西湖,叫工匠建造了大游船,在湖中游宴歌舞寻欢作乐。

    同皇帝和王公贵族奢侈豪华的生活相反,临安城里的普通百姓都过着难得温饱的艰难日子。

    总之,南宋有一首诗能够很好的反映这种社会现象。

    山外青山楼外楼,

    西湖歌舞几时休?

    暖风熏得游人醉,

    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    皇帝官僚都沉浸于歌舞生平,醉生梦死,一个个都想着苟且偷生,根本就没有人关心怎么去抵抗蒙古大军的铁蹄。

    起初,李永玄还想力挽狂澜,现在他才知道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。

    此时此刻的南宋,就像是一艘即将沉没的大船一样,修补不好了。

    
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