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m.badaoge.org
第43章 苏芸娘的琴 (第1/3页)
苏芸娘坐在上,开始正式教导。
你们可知道最早的一批琴师起源于何时?
苏芸娘轻飘飘的抛出这个问题,看着三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,她莞尔一笑,最早一批见于史料记载的琴人,是春秋时期的钟仪师曹师旷等一批乐工。
为何说是乐工?乐工也者,地位不高,如钟仪曾为奴隶之身,师曹曾受三百鞭。当是时,乐工的地位可不像现在这样,只要是名家就能得到天下人的追捧。
苏芸娘侃侃而来,读书是一件很耗费钱财的事,即便到现在,乡野间能读得起书的人也是少数,所以在春秋之时,乐工也并没有现在这样富有学识。
春秋之时的乐工,只有一身技艺,而没有琴道。苏芸娘面色忽然肃然,但他们的确是所有琴师共同的前辈,我们学琴的,理应心中感念他们的付出。
史记中有邹忌以琴相齐的故事,其中有评琴之论攫之深,醳之愉。钧谐以鸣,大小相益,此言为指法之妙耳。
苏芸娘继续说道,那时仍就以指法而立论,而非空谈琴道。
东汉蔡邕所作琴操之中记载,伯牙学琴三年,其师连成带其往东海听海水洞涌,山林杳冥,乃为水仙操。可见,在当时,即使名师如连成,奇才如伯牙,也是先学琴技,而后才移情的,并非一开始就奢谈琴道。
而自春秋以来,琴之一道已然展至以琴来修身养性。所以,我今天要教给你们的第一课,不是指法,不是技巧,而是琴道。没有感受过古琴曲意境就去学曲的,多半是把古琴当做谋生手段的技工匠人。
听听我的琴,细心感受一下。
苏芸娘重新洗手焚香,这庄严肃重的模样让舒嫣华三人也屏神静气,等到琴声响起的时候,慢慢的,在临香堂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睛。
舒嫣华觉得自己来到了一处很陌生的地方,天那么蓝,云是如此悠闲飘荡,自己
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
最新网址:m.badaoge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