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99章 声名大噪 (第3/3页)
还有十来天就放假了,他忙着催账。
而也在催账的过程中,他也听其他老板他们讨论说起,沿海地区现在已经开放试点,可以允许私人申请注册公司了。
不过也得有人有关系,去申请才可以给通过,不是谁都可以去申请注册的。
而内地是还没有,只是沿海开始试点,毕竟沿海地区是最早开放的,很多贸易试点工作都是在沿海一带先开展。
等到这个消息后,他立马就让厂里的祁经理去政府那边打探询问,要是可以的话,他们也得准备资料去注册一个,提前把名字占了。
不过,现在临近过年没几天了,顶多只能打听一下消息,等年后回来上班再提交。
真要已经开展试点工作,可以注册的话,别人不一定能成,他觉得他应该没问题。
“东子,咱们不是已经备案登记,有了营业执照吗?不是也可以经营吗?干嘛还要注册公司?注册过来有什么用?”
“注册了才可以让你当法人。”
“啊?这样的吗?现在这样不算吗?”
“不算,具体的我也不太懂,毕竟现在只是试点,具体的制度怎么样,得打听了再说。”
叶父依旧不太明白,为啥还要注册公司。
他们这加工厂不算公司吗?也是单位啊?就是是属于个体单位而已,但好像也没区别,一样能经营。
琢磨不明白他也不琢磨了,打算晚一点去问一下祁经理。
“要能注册公司,你准备叫啥?东升渔业有限公司?”
“嗯,就叫这个名,省事,而且咱们现在东升渔业,在整个码头上面也都蛮出名的。”
“行吧。”
“要是能注册下来的话,到时候门口的招牌换一个,顺便再申请,让政府给我们扩大一下场地,咱们再盖一栋办公楼。”
他觉得按现在他们渔船的出名程度,明年订单绝对要爆,现在就已经有陆续慕名来的,他们这厂子年后看样子还得再继续扩建。
那条船带来的名声真的是意外之喜,这都还没开出去捕捞,知名度就已经快传遍全码头了。
也还好没有开出去捕捞,就这么停靠在码头,人人都能过来瞧一眼,也能扩张一下知名度,让舆论继续发酵。
大本营那边的宿舍区就是场地太小了,周围也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扩张,要不然把楼盖在那边更合适,离码头又近,又显眼。
不过现在不盖,可以放着等以后盖高楼,这边这里先简单的盖个三四层楼就可以。
叶父似懂非懂,“现在不是有几个屋可以拿来当办公室?”
“不够的,年后肯定要招人的,办公区太小了,宿舍楼也有些不够,也得再继续盖。”
“感觉一年到头厂子都在动工……”
“那是因为我们发展的快,你看,因为一个东渔1号那条船,咱们最近又多接了多少订单?年后的交期都已经快排满一个月了,过完年回来得立即扩张。”
临近放假,叶耀东除了到处催货款外,还得到处通知合作的工厂放假时间,并且还得给工厂给客户送年礼。
这个年礼自然不是他准备的,他只负责签字,厂里采购好,给他备好货,齐了后他再让各个销售送去他们有订单往来的工厂。
而重要的客户老板,则是他自己提着去送。
当然他也没忘了给林集上,还有俗人老板送一份。
林集上看到他亲自过来都有些意外,还打趣了几句。
“哎?好难得啊,竟然能见到叶老板的面。”
“啊哈,讲这话,这不是都忙着吗?你忙我也忙,我见你一面也不容易,难得今天运气好,能碰着,我还以为东西放下,人就得走,茶都没得喝。”
“那不能,你都亲自过来了,还能没茶喝?刚巧昨天才过来这边,打算把后续的事忙活完就放假了。”
林集上招呼着他去茶桌坐下,两人开始泡茶聊天。
对叶耀东来说,倒是难得的空闲,他最近天天忙得脚不沾地,好难得能坐下来喝口茶。
“我昨天才过来,当天就听说了东渔一号,这是你的船吧?”
叶耀东摸摸鼻子,“是的。”
“军方背景,爹是抗战英雄?”
他忍不住笑出来,“这都是那些人随便猜测,我们只是闭口不答而已,随便猜。”
“你可真行,还能让人这么猜,那以后这码头还不得你说了算?”
“都是那些人瞎猜的,我觉得对我有益,所以就没让人澄清。”
“确实有益,现在谁不知道东升渔业的背景硬的很,里头有一半都是当兵的。”
“你知道的,都是退伍兵。”
“但是别人不知道,大家都以为这里头都是当兵的,你这以后干啥事都方便。”
“那是。”
“真羡慕你,干什么都一帆风顺,现在还能扯上军方背景的大旗,其实也是实至名归。”
叶耀东笑着说:“这可都是付出了辛苦与努力的,最近我每天可都只睡四五个小时,忙得要命,今天可难得还能坐在这里喝你一口茶。”
“不容易啊,叶老板太给面子了。”
“你啥时候回去?”
“忙完吧,工人差不多二十左右放假,我们可能得到小年吧。”
“那也大差不差。”
林集上反问他,“你呢?”
“定下来二十全厂放假,十五左右,有的远的工人就可以陆续买票回去了。”
“那快了,今天都十三了。”
“所以赶紧出来送年礼,再通知一下其他厂,我们的放假时间。”
“浦东今年开始各种征地大开发,你觉得啥时候能轮到咱们买的地?”
“十年内吧,你提早做好准备,荒地跟住宅价格可是没得比的。”
“难怪听说你今年不断的在盖屋子,然后出租。”
“有的适合盖,有的农田就不能盖了,只能留着等征地了。”
“那是不是,要是能买房多买几个?”
叶耀东朝他竖了个大拇指,“举一反三,可以。”
“明白了。”